5月5日上午,西安市質監局組織全市電梯維保單位主要負責人召開會議,對近期公布的《西安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電梯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見》和《西安市電梯維保單位安全質量失信黑名單制度(試行)》進行集中培訓和宣貫。會議上,對11家應急救援不及時的維保單位點名通報,其中兩家單位被處以5000元以上罰款,其余9家單位正由相關分局進行立案查處。
兩家維保單位被處以5000元以上罰款
據了解,這是西安市質監局首次對應急救援不及時的情況點名通報。《意見》和《制度》的發布,不僅明確了和電梯安全有關的各環節、各方面的具體責任,對于電梯使用單位和維保單位和還做出了具體的監督管理規定。其中,電梯應急救援不及時,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就在黑名單制度中有所體現。
通報顯示,陜西安和電梯工程有限公司、西安阿爾法電梯有限公司,在現場模擬困人故障測試中,維保人員應急處置到場時間超過時限,違反了《陜西省電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》第十二條第(三)款:“電梯發生困人故障,維修人員應當及時實施救援,市區內不超過 30分鐘,其他地區一般不超過 l小時”的規定。所以,按照《陜西省電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》第四十二條分別予以處罰。。兩家公司視情況,給予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罰款。
西安市質監局特設處處長李明介紹,這兩家公司是執法人員在不打招呼的情況下,現場模擬檢查時發現的。
9家單位應急救援不及時 正立案查處根據西安市“96333”特種設備安全運行監控中心1月至4月份的統計數據,會議還通報了另外9家維保單位應急救援不及時的情況。
這9家單位分別是:
凱斯博電梯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,到達現場時間83分鐘;而蘇州中菱電梯有限公司、四川科萊電梯股份有限公司、陜西通力電梯設備有限公司、
陜西經緯電梯有限公司、西安軍誠電梯銷售有限公司、西安富威電梯有限公司安裝分公司、河南秦安機電工程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、通力電梯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,電梯困人應急響應到達時間,在39分鐘至55分鐘之間。會議通報稱,目前這9家公司正由相關分局立案調查處理。
根據黑名單制度第四條,應當列入黑名單的情形共有13種,其中第二種情形是:“12個月內被立案查處2次以上的,或24個月內累計被立案查處3次以上的”,第三種情形是“12個月內被通報3次以上應急響應不及時的;被通報2次以上維保或救援現場持證維保人員數量不足2名的”。
李明表示,黑名單制度的實施時間是2016年5月1日起,會議公布的這些情況都發生5月1日前,所以不會對照黑名單制度做失信記錄,但該立案查處的還是要立案查處。以后再出現這種情形,那就肯定要對照黑名單制度來實施了。
對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開展為期一年培訓
為進一步提高電梯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責任意識和業務技能,會議還公布了《關于對全市電梯管理和作業人員進行免費技術培訓的實施方案》。從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,西安市質監局計劃利用一年的時間,對全市電梯管理和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業務技術知識培訓。每月三期,每期一天。
免費培訓對象有三類:各區縣政府(開發區管委會)、街辦(鎮政府)專職安監員和質監局(市場監管局)安全監察人員;全市物業管理企業電梯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;全市電梯維保單位質量管理負責人、專職檢驗人員和電梯維保作業人員。
培訓由西安市質監局、西安市特設協會、西安特檢院組織,將根據需求聘請部分電梯品牌廠家技術專家,大專院校、技術機構的電梯技術專家進行授課。